建筑场地类别优化:小投入,大回报!建筑场地类别优化:小投入,大回报!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据相关统计我国地震基本烈度在6度及以上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80%。其造成的破坏和影响很大,不同场地类别对地震作用的响应会有所不同;因此研究场地类别对地震作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场地类别对建筑地震作用效应的影响并结合项目案例分析场地类别调整产生的结构经济性差异。

场地类别的划分:
01

建筑场地是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于1.0 km² 的平面面积。其类别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4.1.6条规定依据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特征的不同而划分为四类,其中Ⅰ类分为Ⅰ0、Ⅰ1两个亚类。

场地类别对地震作用效应的影响
02

2.1 场地类别与特征周期

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主要用于确定其特征周期Tg。,特征周期随震级、震中距远近,以及场地在受强震影响下土的变形大小而变。它既反映了场地影响的特征,又反映了震级、震中距影响的特征。根据场地类别和抗规附录A设计地震分组可确定特征周期Tg。一个地区的地震分组一般为定值,因此场地类别直接确定了特征周期Tg取值大小。

2.2 特征周期与地震作用效应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图5.1.5可知,随着Tg的增大,地震影响系数α值也增大,地震力和地震作用效应也随之增大。

不同场地类别条件下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图如下:

工程案例分析
03

3.1 工程概况

某沿海地区商业办公、酒店综合体项目,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分析单体建筑高度约140米,地上建筑面积约10.6万平米(双塔、上部连体结构),原设计场地类别局部为Ⅲ类,对应特征周期值为0.65s。

3.2 场地类别优化

中风化基岩空间分布图(场地透视图)如下:

Ⅲ类场地面积约占单体地块面积的20%,通过对该区域软弱土层注入相关配比掺料(GS),改变软弱土层物理性能,从而提高软弱土层的剪切波速;软弱土层加固后,重新进行补勘,调整为Ⅱ类场地。整个土体加固费用约100万元。

3.3 对比分析

3.3.1 特征周期值Tg分别如下:

原设计(Ⅲ类场地):0.65s

调整后(Ⅱ类场地):0.45s

3.3.2 结构整体计算控制指标统计

3.3.3 结构经济性影响分析

建筑场地为Ⅲ类需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场地类别调整为Ⅱ类后相比原设计,地震剪力减小约20%,统计结构成本(钢筋、型钢、混凝土)相应减少约650万元,考虑扣减局部土体加固费用100万后,共节约建造成本约550万元(650-100)。而且地震层间位移角(控制作用)减小约20.0%,可以减少地震作用变形,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结论:
04

建筑场地类别对地震作用的影响是显著的,为了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比如局部加固、地震敏感建筑规避不利场地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地质勘察和场地类别判定工作,需要加固处理的,及早干预调整,提高场地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的同时节约建造成本。以便在后续施工图设计阶段能够较好的控制成本,达到限额设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朱炳寅)

– END –

 
▌来源:同辰建筑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0

评论0

请先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
扫码关注后会自动登录网站
普人特福的博客cnzz&51la for wordpress,cnzz for wordpress,51la for wordpress
Baidu
map